位置:


吸收不良性腹泻病因及特点
  来源:福州肛肠医院
   阅读:0
 

吸收不良性腹泻:许多疾病造成弥漫性肠粘膜损伤和功能改变,可导致吸收不良腹泻。

一、常见原因

1、肠粘膜吸收功能减损:热带性口炎性腹泻、成人乳糜泻等均有肠粘膜病变,可见肠绒毛变形,比正常粗短或萎缩,微绒毛杂乱或消失。成人乳糜泻在极少见,是一种先天性肠吸收障碍,又称麦胶性肠病(qluten induced enteropathy),可能由于某种肠酶的缺陷以致麸质的消化不保险,产生对肠粘膜有毒的醇溶性α麦胶蛋白所致。

2、肠粘膜面积减少:小肠被手术切除超过全长的75%或剩余肠段少于120cm可致短肠综合征,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均不。回肠末段被切除或病损时,胆盐重吸收障碍,总量减少,可致脂肪吸收不良。

3、细菌在小肠内过长:也属于盲袢综合征的性质,细菌分解结合胆盐,影响微胶粒形成,导致脂肪泻。

4、肠粘膜阻性充血:常见于门静脉高压和右心衰竭,肠粘膜充血水肿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腹泻。

5、先天性选择吸收障碍:以先天性腹泻(congenital chloridorrhea)为典型,但此病罕见。

二、吸收不良性腹泻的特点

1、禁食可减轻腹泻。

2、肠内容物由未吸收的电解质和食物成分组成,渗透压较高。

上一篇:其他类型的腹泻
下一篇:高渗性腹泻的病因及特点
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保留链接,欢迎分享。
关注更多
较新文章